中文  日本語  한국어  English
当前位置 > 市场动态 > 市场动态内容
在消费升级、养殖转型的新时代里,如何实现小龙虾养殖赚钱?
2018-06-28
经过“野蛮生长”时代,当前小龙虾养殖产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因此,“逢虾必赚”的概率已经下降了,“信息对称”使得每一个看似较容易盈利的瞬间都充满了投机者。

  比如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3钱左右丁壳虾的价格一度达到12元/斤,有的养殖户见势便大肆捕捞塘苗,尽可能做到“倾塘销售”,然而虾的市场行情起伏不定,变幻莫测,“倾塘销售”却有可能至始至终都没有碰到别人所说的高价。

  然而到6月份时,随着虾苗价格一路飙升,塘口出现了“一苗难求”的局面。

  因此,看到什么火爆便一拥而上,很容易造成因市场饱和而导致自己得不偿失。

  在这个消费升级、竞争激烈、养殖转型的新时代里,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经营自己的虾塘或踏入这个行业呢?

  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   明确目标客户

  你想把小龙虾养成什么样子,是极品、标货还是统货、丁壳,或者还是其他?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养殖时确定的货品目标和收购方对品质的需求应当是一致的。

  同时也需要思考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时,养出来该卖给谁?

  他对这个规格能不能接受?

  我还有没有其他的销售途径?

  实例:

  天门卢市的养殖户A,去年养了一年的老塘口。开春后,A巡塘时总是感觉自己的塘口没什么苗和大虾,于是在4月份时补进了一定数量的虾苗,到了5月份,随着环境的变化,自己以为缺苗的塘口变成了“开了炸”的锅——密度大得不得了。

  在当地的小龙虾收购处打听到硬2钱(必须2钱或2钱以上)的青壳虾每斤9.5元,红虾每斤12元,相比去年同期同规格的虾,价格还高上了几元,当天晚上立马满塘下地笼,第二天起捕的全是3钱左右青红虾,两口塘居然卖了九千多元,连续捕捞了一二十天,卖的那叫一个金银满钵,喜笑颜开,塘口的密度松得也差不多了,真的是一石二鸟。

  可九真的养殖户B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当地的收购方只收硬6钱以上的小龙虾,其他规格的收购价相比其他乡镇每斤要低2~3元。B本来打算今年虾养到6钱才捕捞出售,可天不遂人愿,5月中旬时,B发现自家的塘口养殖密度大到难以言表,只有通过捕捞才能减小养殖密度,才可保证塘口的安全生产。

  当地的收购方对3钱以上的虾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收购价,怎么办呢?商贩最后跟B达成了一个协议,以每斤7元的价格帮他代售。

  养殖户A和B出售的小龙虾规格、品质都差不多,咋价格就这么大差距呀?

  了解收购商贩的需求很重要,只有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塘的存塘货品,才可以做到迎合市场、赢出同行。

  第二步   评价自身

  很多养殖户看到别人养殖做得很好,总想跟着别人学,其实,养殖小龙虾并不是简单的放入好的苗种和辛苦的劳动就会获得养殖成功,里面有很多关键技术支撑,每个成功的小龙虾养殖者背后都是苗种、塘口环境、气候条件、设施、技术、经验等条件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实事求是地评价自身,如资金、劳动力、设施水平、自然条件、市场情况、人脉资源等,根据自己的养殖目标进行比对,并随时修正问题。

  学会修正问题很重要。

  比如养殖条件差,那就把自己的目标定低一点;劳动力不够,那就提前预约劳动力或将每天的劳动时间加长。

  实例:

  新手养殖户C,由于欠缺管理,4月中旬,虾苗进塘十几天后满塘的水草被小龙虾夹得稀稀落落,而号称“格斗将军”的小龙虾们还在塘中互相残杀、满塘流浪,C采取水下放置塑料水果筐,让那些“流浪汉”暂时有了栖身之所,塘口的环境总算稍有改善了,好不容易让这些小龙虾挨到了5月中旬,个头差不多有个5~6钱了,C当机立断捕虾出塘,连续捕了一二十天后,放水干塘,这一茬下来,C收回了自己的投资后还略有盈余。

  邻塘的养殖户D,明知道自己塘里的水草早就一根不剩,只是减少了每天的投喂量,看着塘口的水色由浑变清澈,觉得自己塘口的情况比D的情况要好得多,看见C开始回捕,D也在塘里放了大量的地笼,可地笼里只有零零星星的两三只虾了,小龙虾都到哪去了?

  第三步   确定养殖塘的

  主力产品

  养殖小龙虾的终极目标是赚钱,而钱是需要卖虾才可以得到的,因此,养出来的小龙虾以何种面貌卖给消费者是完成终极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

  大家一定要明白,一致性的口碑对于小龙虾养殖户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水产养殖者,你不能做今天卖出的虾与明天卖出的虾不一样,每一筐之间相差较大的事情来。

  实例:

  养殖户E,由于养殖中水源条件不太方便(有水源可以自己留苗,来年不用买苗;没水源环境不便利,不适宜存苗),只能每年早春购进虾苗,连续三年的养殖经验,让E有了自己的一套养殖经,购苗50天左右后即有成虾出售,规格在6钱左右,3年来都是卖给同一个收购方,每当E一到收购点,车喇叭一按,收购方立马出来迎接,立马给他收货算账,对他的产品已是信任有加。

  而养殖户M却是今天到天门卖,明天到彭市去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收购方自从收购了他一次的货品后就再也不收他的货了。

  为什么呢?据说他装虾的筐子下面是一层稍好一点的虾,中间有死虾和丁壳虾,筐子最上面放的是一些标货,碰到这种情况,谁还敢收呢?